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上午10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介绍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内容、特点及提高药品技术标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颜江瑛: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是十一长假后的第二天,也是十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召开的日子。本次例行新闻发布会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我们已经在网上给大家发了通知,介绍中国药典编制的情况;第二个主题是后增加的,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王军志副所长介绍甲型H1N1流感疫苗批签发的情况。先由我介绍一下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编制情况。
2009-10-10 10:00:00
颜江瑛:
2010年版《中国药典》已经编制完成,年底前将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明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中国药典》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可控、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而依法制定的药品法典,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定依据,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
2010年版《中国药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组织编制的第九版药典,新版药典在总结历版药典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近年来国内外药品标准资源,注重创新与发展,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我国医药产业和临床用药水平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9-10-10 10:02:28
颜江瑛:
2010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出版,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4600余种,其中新增1300余种,基本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品种。
2010年版《中国药典》有以下主要特点:
2009-10-10 10:04:16
颜江瑛:
一、药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在药品安全性方面,除在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也大幅度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进一步提高对高风险品种的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重金属或有害元素、杂质、残留溶剂等的控制,并规定眼用制剂按无菌制剂要求,明确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剂型均按无菌要求。新版药典的附录和凡例等通用性、基础性技术规定与要求,对药典以外的所有上市药品都有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力。
2009-10-10 10:15:55
颜江瑛:
在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除新增和修订相关的检查方法和指导原则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有效性检查项目,大幅度增加了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别,含量测定采用了专属性更强的检查方法,增加溶出度、含量均匀度等检查项目。
2010年版《中国药典》重点药品标准的系统性提高工作,对高风险药品尤为重视。新版药典增加了化学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在制剂通则中将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作为注射剂的必检项目;对药典一部收载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全部增加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此外对于其他注射剂品种的标准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等方面的质控要求,这些措施对于解决注射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9-10-10 10:20:29
颜江瑛:
二、中药标准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一)中药收载品种数量大幅度提高
新版药典收载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提取物标准大幅提升,一举改变和扭转长期以来收载品种少、基础差,尤其是中药饮片缺乏标准的局面。在中药资源保护及其相关标准技术创新得到跨越式发展。
2009-10-10 10:26:45
颜江瑛:
(二)中药品种分别增加和完善了安全性质控指标。
一是在中药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如在附录制剂通则中,口服酊剂增订甲醇限量检查,橡胶膏剂首次提出不得检出致病菌检查要求等;在附录检测方法中,新增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黄曲霉毒素测定法、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异常毒性检查法、降压物质检查法、过敏反应检查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等。
二是在中药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如对易霉变的桃仁、杏仁等新增黄曲霉素检测,方法和限度与国际一致;在正文标准中全面禁用苯作为溶剂;对工艺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均检查有机溶剂残留;对川乌、草乌、马钱子等剧毒性饮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更先进、更精确的方法加以限量检查。
三是在重金属和有害元素控制方面,新版药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中药中砷、汞、铅、镉、铜的含量;对一部所有中药注射剂及枸杞子、山楂、人参、党参等用药时间长、儿童常用的品种均增加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
2009-10-10 10:27:24
颜江瑛:
(三)解决了中药饮片标准的问题。
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大幅增加了中药饮片标准的收载数量,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国家标准较少、地方炮制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对于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推动中药饮片产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9-10-10 10:27:44
颜江瑛:
(四)大幅增加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定。
新版药典大幅增加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别。
一是中药标准中不再使用颜色或沉淀的化学反应和光谱鉴别方法。
二是标准中大幅增加横切面或粉末显微鉴别。2005年版药典共收载显微鉴别620项;2010年版仅新增显微鉴别就达633项,所有的药材和饮片及含生药粉的中成药基本都增加了专属性很强的横切面或粉末显微鉴别。
三是标准中大量使用专属性较强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技术。2005年版药典共收载薄层色谱鉴别1507项;2010年版药典仅新增薄层色谱鉴别就达2494项,除矿物药外均有专属性强的薄层鉴别方法。
2009-10-10 10:28:34
颜江瑛:
三、现代分析技术广泛应用
一是扩大了对成熟新技术方法的收载。如附录中新增离子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等。中药品种中采用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DNA分子鉴定、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等方法,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专属性,解决常规分析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新增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等,以缩小附录在微生物方面与国外药典的差距。
2009-10-10 10:29:12
颜江瑛:
二是进一步扩大了对新技术的应用。除在附录中扩大收载成熟的新技术方法外,品种正文中进一步扩大了对新技术的应用。
药典一部根据中医药理论和中药成分复杂的特点,建立能反映中药整体特性的方法,将反映中药内在质量整体变化情况的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应用到药品标准中,以保证质量的稳定均一。
药典化药品种中采用了分离效能更高的离子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红外光谱在原料药和制剂鉴别中的应用进一步扩大;总有机碳测定法和电导率测定法被用于纯化水、注射用水等标准中;气相色谱技术被广泛用于检查残留溶剂等。
药典生物制品逐步采用体外方法替代动物试验用于生物制品活性/效价测定,采用灵敏度更高的病毒灭活验证方法等。
2009-10-10 10:29:29
颜江瑛:
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颁布实施,必将在我国全面提高药品质量过程中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并将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我国药典在国际上的积极影响。
2009-10-10 10:39:48
以下是这次新闻发布会中,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回答记者就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提问: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刚才介绍的2010年版《中国药典》有一个主要的特点,是中药饮片标准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解决了过去一直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中药饮片,常用饮片大概有三四百种,这次药典标准新增的标准具体有多少种介绍一下?现在的标准能否有效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再一个是有关饮片批准文号管理的问题,有没有考虑具体的方案?
2009-10-10 11:06:01
颜江瑛: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2010年版中国药典在中药收载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2005年版药典第一部中药收载了1146种,在这一次2010年版药典里中药收载的品种是2136种,其中新增加了990种,修订612种。在这个方面能够看出来在中药品种收载方面,还包括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收载幅度也很大。
现在回答另一个问题,即新版药典标准是否能够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一种药品质量的保证,药典的标准是最基本的标准,任何标准是不能低于药典的标准。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一个是必须符合药典公布的中药饮片;另外还有一些中药饮片没有收到《中国药典》的,需要符合部颁标准或局颁标准,这样的中药药品才能上市。这是第一个。另外要保证质量的话,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中药材的种植和中药饮片加工的企业。他们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这样才能符合药品生产的质量要求。在这方面企业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只有按照标准生产才能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现在标准放在这里了,因此执行标准是关键,这样才能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所有药品的质量。
另外,上市以后的监督管理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对中药饮片上市后的监管也是我们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所以这几方面共同努力来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
关于中药饮片批准文号方面。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当中,对中药饮片有一些内容的提示,发布会之后,我们会把有关的内容反馈给你。
2009-10-10 11:10:17
中国医药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一是这次说是中药标准在数量上有大量的提高,安全质控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这次药典修订是怎样保障呢?二是谈到中药保护和相关标准技术以及创新方式的发展,在这方面能否具体谈一下。
2009-10-10 11:17:19
颜江瑛:
刚才我介绍了2010年版中国药典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方法的收入以及品种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这个提高,基础是源于我们有一个强大的专家队伍和药典委的细致工作,没有这样的基础,其他工作是开展不起来的。所以,药典编制的质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药典编制过程当中,我们成立了第九届药典编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有执委会和下设25个分委会,这个委员会的委员来自药品的检验的机构、生产单位、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我们监管部门等各个方面,由300多个专家组成了委员会,而且这个委员会里面有近30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这样一个强大的委员会的专家基础,保障了药典编制和审核的技术力量,这是一方面。
第二方面,参加2010年版的《中国药典》编制的,有将近120多个单位。这些单位涉及到药品检定机构,比如中检所和省级药品检定机构,还有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另外还有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120多家单位来参加药典的编制里面涉及到的科研工作。比如刚才说到的标准的制定,像刚才中医药报记者提到中药饮片如何保障,药典的编制过程中中药饮片引入到一些比如粉末、显微检测技术,还有一些先进的技术,这都是保障质量的技术手段。这些技术的引进在强有力的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以及检测机构做了大量试验基础上才能把可行的方法引入到药典里面。
2009-10-10 11:27:14
颜江瑛: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新版药典的编制过程中,首次采用了合同制的方法,就是国家药典委和承担药品标准编制的机构签订合同,定期检查、验收,查看合同履行情况,从而保证药典编制过程中的科学和准确。
第二个问题,问到了珍惜野生濒危资源保护的问题。刚才在我的发布词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在药用资源方面,遵守对珍惜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国际公约,我们国家全面禁止犀角、虎骨和濒危动物的药用,限制使用天然麝香的、天然牛黄等一些珍惜的动植物中药资源使用范围。在这一次新版药典编制过程中,我们也遵循了保护野生资源同时又要发挥中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参照了珍惜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相关的国际公约以及协议,不再收载濒危野生药材到新版的药典当中。
2009-10-10 11:35:16
颜江瑛:
在具体的对野生资源保护方面有三个具体的措施来体现:
第一是参照珍惜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协议,不再新增加濒危野生动物药材资源,从标准上积极引导人工种养殖紧缺药材的发展。比如从标准角度,积极支持和合理的引导,如体外牛黄、人工麝香、人工虎骨的替代品用于药材。
第二个方面,对国内已经极度濒危的野生资源,如石斛,我们在新版药典的修订当中新增了“栽培品近似种”,用栽培品来替代。这样既有利于品种的保护,也有利于产品的健康发展,也满足了我们一些经典名方的社会需求。
第三方面是合理修订用药部位。大家知道藏药有一个药叫“独一味”,原来独一味的使用是使用连根带草,就是连跟和地上部分全部一起用才能作为药典当中药用的标准。经过大量的科研,大家发现“独一味”地上部分的功能和带根的功能是一样的,在新版药典的修订过程中,就把“独一味”用药部位改为地上部分了。为什么这样呢?“独一味”在西藏高寒高冷地方生长,非常稀少,我们继续把根的部分用到入药的话,肯定就会出现一些毁灭性的采挖。我们在新版药典当中进行修订后,使用根上部分作药材,就是地上和地下用的药效一样,这样药典修订实际上保护了珍惜药材的资源。
从这三个方面的措施都能够体现出来我们对新版药典的修订当中,体现出对珍惜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理念,保护中药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是我们修订当中体现的一个部分。
2009-10-10 11:41:56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出版编制是出于怎样的背景和原因?另外对整个医药产业会有怎样的影响?我看到很多药品标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对一些生产企业来讲,标准的提高对于生产的成本有没有一定的增加?关于目录当中收编了一些基本目录的药品都基本涵盖了,基本药品目录的价格是国家统一制定的,而且是相当低的,生产的成本如果再增加的话,对基本药物生产企业来讲的话会不会没有什么利润呢?节前出现双黄连注射液安全事件,能否介绍一下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
2009-10-10 11:50:24
颜江瑛:
先说一下关于新版药典编制的背景。新版药典的编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我们是依法进行编制的。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次新版药典编制实际上是第九版。1953年是第一版,接下来是1963年、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5年、2010年,总共出版了9版药典,这是依法进行的药典编制。为什么要进行?刚才说了它是药品标准的核心部分。只有标准的提高才能保证药品质量的提高。药典也是药品安全的一道防火墙,刚才说到最低的标准,任何标准都不能低于药典的标准了。你的注册标准和生产标准可以高于它,绝不允许低于它,药典是我们的防火墙。
另外,虽然我们依法每五年颁布一次新版药典,但在整个五年过程中,我们对药品标准提高是不间断的。除了药典以外还有部颁标准和局颁标准,这个标准也会随着时间和工作的需要不断的在更新。所以,这是我们药品标准的一个过程。新版药典是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修订的,它和其他版药典比起来,有很多新技术应用其中,使我们对药品检测的手段和质量控制方面和以往药典比较有很大提高,这是最突出的特点,另外增加的品种也增多了。
2009-10-10 11:54:57
颜江瑛:
关于你提到对产业的影响,一句话,对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一是标准提高了以后,促进企业按照高的标准,保证我们的药品质量,这是第一。第二,药典也是国际交流合作的基础。我们经常说到这个标准符合美国药典标准,在出口过程中很容易通过。我们国家的药典也是在依法制定的一个法典,在国际交流中,也会使企业收载的药品品种在国际交流中会带来很有利的标准,所以对产业发展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关于你提到基本药物方面,基本药物的价格在10月2日307种药品价格,发改委已经公布了,这种药品价格的公布,已经是参照了多年来药品的成本和定价原则确定的,充分考虑到发展性。这次药典的发布,新技术的应用和标准的提高,在企业本身的技术改造中也应该考虑进去,它的企业发展也应该考虑进去,所以不会说是增加企业负担,只能说是增加了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能力,而且增加了企业对产品控制标准的提高,所以在这个方面是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基本药物的影响只能是使基本药物的质量控制更有保障了,所以我们说目前307种基本药物都是非常常用的、质量可靠的、在临床上使用多年的药物。按照新的药典标准对它进行更好质量控制,从而更好确保质量,而且我们检测手段的先进技术的应用,本身企业我刚才也提到在技术改造中也会考虑到,不会增加负担,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引进新技术来提升企业在社会当中的竞争地位。
2009-10-10 11:58:21
光明日报记者:
这里面介绍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大幅度增加中药饮片收载的标准数量,能否介绍具体增加多少呢?
2009-10-10 11:59:39
颜江瑛:
我刚才提到2005版中药收入了1146种,到2010年版药典收入了2136多种。中药饮片会后我查一下再回答你这个问题。
如果大家没有问题的话,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9-10-10 1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