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根院士从事中药研究58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绿药觅踪》首发式—肖培根院士八十华诞庆典在京隆重举行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肖培根院士从事中药研究58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绿药觅踪》首发式—肖培根院士八十华诞庆典活动,于2011年1月8日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外宾代表Prof. Rodulf Bauer、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吴少祯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先后致辞。
王国强副部长对肖培根院士为中药事业所做贡献,对其国际交流合作给予极大肯定和赞许,对国内中药工作者工作内容方向给予重要指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肖培根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了专题报告。吴少祯社长对肖院士八十华诞表示崇高敬意和热烈祝贺,他说《绿药觅踪》一书的出版是出版界和中药界的一大盛事。
其他与会人员还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任德权、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卫生部科教司司长何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苏刚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洪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甄永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于德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连达、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刘昌孝、国际传统药物学会前主席、巴西南大河洲联邦大学教授Elaine E Elisabetsky、奥地利格林茨大学教授Rudolf Bauer、日本富山医科大学和汉药物研究所原所长服部征雄、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教授张永勋、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刘良、澳门大学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王一涛、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原党委书记于普、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骨科原主任陶锌、肖院士夫人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冯毓秀及家人朋友、国内外教育、科研、管理、产业单位专家教授等共300人出席了会议。
肖培根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中国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中药界的泰斗级学者,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他确立了人字果属,发现了32个新种11个新变种;其中暗紫贝母、湖北贝母、三角叶黄连和蒙古黄芪均作为常用中药被收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他创建了药用植物亲缘学;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800余篇学术论文;他在一穷二白的境况下创建并发展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并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以发展药材原料、药品制剂和新药为目标的三级开发,并应用到西洋参、天麻、沙棘、灵芝、金荞麦五大具体开发项目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主席,促成了第三届、第九届国际传统药物学会在国内顺利召开;他的足迹遍及五大洲 50个国家和地区,对中药全球概况进行深入考察、对中药国际间交流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当代本草权威性著作《中药志》、《中国本草图录》、《新编中药志》、《当代药用植物典》等20余部著作成功出版,为中药的系统整理提高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吴少祯社长详细介绍了《绿药觅踪》一书的情况。《绿药觅踪》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耕耘守拙六十度”,介绍了肖培根院士从事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近60年的工作体会、所见所闻,讲述了一位院士的成长历程,记录了中国药用植物的现代发展史,展现了传统药物学的全球概况。第二部分“笑观天下杏林春”,讲述了绿药工作者在教育、科研、管理、产业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工作经验和创业体会。第三部分“新中国中药事业发展乐章选编”,以乐谱的形式,以时间为横坐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药政策、教育、科研、生产、贸易、对外政策等方面发生的大事以框图、照片形式一一展现。
吴社长说,今年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成立25周年,肖院士能把凝聚他无限赤诚、挚爱、智慧和心血的著作----《绿药觅踪》以及画册交给我们出版,是我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至高无上的荣誉,更是我们出版社25岁生日收到的充满关爱、激励和意义深远的礼物。
吴社长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出版社的发展情况,目前我社已累计出版图书5000余种,形成了“药学图书权威出版,全面囊括医药卫生出版”的独立格局。2010年,我社药学类图书的销售位列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首位。并表示,随着《绿药觅踪》一书的成功首发,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一定会把更多具有社会效益和深受读者喜爱的图书奉献给大家。
肖院士八十华诞庆典在浓浓的学术氛围和同事情、家人情、朋友情、师生情中取得了圆满成功。祝愿肖院士这棵中药界的常青树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绿药觅踪”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