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9日至30日,“全国医药中等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成立暨主编遴选会议”在北京西直门宾馆召开。
出席大会的领导和专家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司司长张耀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王桂忠,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孙继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吴少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王应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副社长许军,各省市医药学校的校长等。
首先,吴少祯社长代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向与会的领导和专家致欢迎辞,他说,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广泛的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在各院校领导与专家的积极参与下,拟组织成立全国医药中等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力求通过这个平台促进各院校沟通交流、促进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做好行业人才培养服务工作。
吴社长还对全国医药中等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组建原则作了几点说明。经过讨论,全体与会代表确定了教材建设委员会名单:全国医药中等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司司长张耀华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各校校长担任,委员由各校教学副校长担任,委员会秘书长由吴少祯社长担任,秘书处设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主任委员张耀华司长作了题为《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认真做好中职药学教材建设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中等药学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国药监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药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条件有所改善,设备水平有所提高。相比之下,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基层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的问题更为严重,这与我们承担的任务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很不适应。要实现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目标,除了提高药品研发和生产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还必须高度重视药品流通、使用环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提高全体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队伍建设不仅仅是提高数量和质量,还要有合理的人才结构。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大家,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实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监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有了好的教材、好的教师和好的教学条件,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药学人才;有了大批合格的人才,我们的事业才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报告还指出:教材建设委员会是教材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组织保障。教材建设工作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教材建设方向,教材建设委员会组织实施,学校全面参与,出版社具体承办四原则。张司长表示将和全体委员一起认真履行教材建设委员会职责,做好教材建设工作。
报告中还指出教材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最后布置了教材建设委员会今后的主要工作,即:审定首轮建设教材科目;做好主编遴选工作;组织召开主编工作会议和编写工作会议;完善中职教材体系;开展多媒体教材建设;秘书处要做好教材建设的统筹、服务和协调工作。
张司长的讲话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和热烈的掌声。大家纷纷表示,听了张司长的报告很受鼓舞,能够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开展医药中职教材建设工作是长期以来各学校一直盼望的事情,一定会全力参与本套教材的编写工作。
教材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吴少祯社长宣读了《全国医药中等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全国医药中等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建设方案》。会议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具体问题,与会代表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秘书处李燕编审向教材建设委员会及各位代表汇报《全国医药中等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编写人员申报及主编初选情况》,随后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副社长王应泉主持下,与会代表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对本次教材28个科目进行主编的遴选工作。在遴选过程中,坚持站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立场上,最终选定25个科目的主编,另外有3 个科目的主编尚未确定。会议决定,会后由秘书处协调有关学校并于11月5日前确定主编人选。此外,秘书处将面向相关学校再次进行《药理学基础》等科目的编写人员申报,组织好编写队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王桂忠、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孙继龙,到会听取与会代表有关恢复教育职能、关注医药行业人才需求和培养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反映,各学校分别面临建设资金缺乏、占地面积不足、学生实习实践缺少企业支持等方面问题,盼望国家局在医药中职学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能够对相关医药学校进行关注、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
最后,教材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吴少祯社长作总结发言,希望各位代表把这次大会的精神带回去,在“政府主导教材建设方向,教材建设委员会组织实施,学校全面参与,出版社具体承办四原则”的指导下,全面推动、积极落实全国医药中等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的建设工作,争取打造出一套医药中等职业精品教材,为我国药学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